股票配资公司平台_靠谱的配资公司_国内期货配资

股票配资公司平台

中国期货配资公司 挤进大城市体制内的年轻人:有了户口没有房,有了体面没余粮

发布日期:2025-08-23 22:51    点击次数:83

中国期货配资公司 挤进大城市体制内的年轻人:有了户口没有房,有了体面没余粮

采访、撰文 | 一鸣中国期货配资公司

大热电影《长安的荔枝》中,主人公李善德在长安为官十八载,历尽艰辛才站稳脚跟,如今,年轻人的心中也都有自己为之奋斗的 " 长安 " ——北上广深。

更高的薪资水平,优越的医疗条件和教育资源,丰富的文化生活,有边界感的人际关系,无数年轻人为此奋力拼搏,期许能在大城市安家。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24 年应届生人才流入深圳等一线城市及二线城市合计占比 66.1%。尽管这几年"逃离北上广"的声音不绝于耳,但仍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依旧更倾向于去一线城市发展。

图源影视剧《大江大河》

然而,当打工不再是当下年轻人认可的出路时,一条能留在大城市且更稳妥的路径变得更有吸引力——考取编制。根据各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一线城市招录公务员考试与事业单位考试总计招录 15000 余人,且大部分岗位不对户籍设限,如上海事业单位考试中不设户籍限制的岗位占比 96% 以上,非沪籍考生只需满足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 1 年,或是应届硕士 / 博士毕业生的条件,即可报考。这让许多外地人蜕变"新一线人"成为可能。

挣扎上岸了,然后呢?

有人觉得自己终于熬出了头,从四线小城晋升北京户口,实现了地理层面的跃迁;有人却因为大城市高昂的房价,看不到扎根的希望,而曾经向往的"稳定工作"也在疯狂内卷,没能实现他们想要的安稳。

人生海海,起落浮沉,通过考编留在大城市后,年轻人得到了什么,又困惑于什么?各中滋味,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走出小城的人,不愿再回头

或许大城市不是唯一的选择,但许多留在大城市考公考编的年轻人早已在求学的过程中更新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故乡渐行渐远。他们走出了小城,也渐渐不愿回头。

"我爸妈都是从农村出来当老师的,靠这条路实现了他们那一辈的阶层跃升。我妈妈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就像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里面的母女俩,她想要托举我,在更大的城市落脚、扎根。"

正是怀着这样的家庭期望,方丽娜一步步从浙江西部的小县城考到了省重点高中,又在香港大学读完了国际英语教育的硕士学位。但毕业后,专业对口并能留在香港的工作机会少之又少,方丽娜就在那时看到了深圳教师编制的招聘启事,并被没有太多限制的应聘条件吸引了。

"那是 2019 年,深圳的教师编制招聘特别火爆。他们宣传的是‘年薪 30 万,有点钱、有点闲、有尊严’。而且他们不要求你是师范专业的,不设笔试和试讲,只看简历,再进行结构化面试。面试过了,你就上岸了,有编制了。我看了以后,觉得这些条件真的太诱人了!"方丽娜说。

图源影视剧《江河日上》

2019 年 -2021 年间,深圳市龙华区曾以"本科生 26 万 +,研究生 28 万 +,全日制博士奖励 20 万,优秀毕业生奖励 3-8 万,全年带薪休假 165 天 + "为宣传,发布教师招聘广告,深圳中小学及教育集团通过这样的高薪酬、高福利的引才政策,吸引大批名校优秀毕业生竞聘。

彼时对考编、进体制没什么概念的方丽娜也心动了,开始着手准备。她查遍了深圳教师编招聘团队的宣讲行程,带着简历,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跟着跑——北京、上海、西安 …… 在第四个城市,她进入了第二轮面试,最终顺利上岸。

方丽娜透露,许多非师范生通过这条路径获得编制并落户深圳。然而,随着近年降薪以及政策吸引力下降,这一职业选择的性价比已不如当年。

这份有编制的教师工作让方丽娜从教多年的父母感到满意:"小地方的人眼中好的工作无非就是老师、医生、公务员。家里人觉得有编制会更有保障一点。"

像方丽娜这样选择留在大城市、通过考编"落脚"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虽然他们各自的路径和动因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曾在求学的过程中"见过外面的世界",不再甘心回到家乡的生活轨道。

陈怡是一个来自河南农村的姑娘,因为研究生读了对外汉语专业,她首次走出国门,凭借学校的实习机会赴泰国教汉语。"出国给我的体验特别好,我遇见了很多不一样的人,也打开了我的视野。所以,我毕业后就不想待在河南老家了。"

陈怡认真地做过一个对比。"我们那边有编制的老师每月工资也就三四千元,工作很累,周末也只能在小城市逛逛。小长假和寒暑假虽然能回家,但我家在村里,回去还得大巴转公交,公交转电三轮车,这和住在北京郊区又有什么区别?"她说,"起码我在北京考上教师编制,还有 20 万左右的年薪。"

图源影视剧《县委大院》

陈怡意识到,她已经无法回到那个闭塞的、节奏缓慢的小地方继续生活。对她而言,考编是留在大城市的一种现实路径。最终,她上岸了北京昌平区的一所公立小学,担任语文老师。

对于像陈怡这样的年轻人来说,考编早已不仅仅是"稳定"的代名词。大城市的资源与可能性,给予了他们一种更有尊严的生活预期。

拼尽所有,换得普通的剧本

但"成功上岸"后,面对的却未必是安稳与舒适。

备考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从高压的竞争环境中脱身,她们以为前方是彼岸,现实却揭示了另一重隐秘的失落感。考入北上广的体制内单位后,有人终于喘了口气,却也逐渐意识到,拼尽了全力,换回的不过是普通剧本。

"现在的生活和我想象的还是有差距的。虽然我现在有了北京户口,勉强算是定下来了,工作也挺稳定的,但更多的也就没有了。"说起考公上岸后的一些变化时,李丽正在遛弯,夏夜的北京褪去白天的暑气,她看着身边跳着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语气中有一种过尽千帆的淡然,又透露着一丝无奈。

也是在两年前的夏天,她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上岸了机关单位的公务员岗位,并顺利入职。而这两年里,她的人生像是驶入了快车道,她感觉被推着走,上岸、落户北京。

从公务员新人到"新北京人",再到新手妈妈,多种身份角色的转换之间,一方面李丽在结束了煎熬的备考期,拥有了稳定的工作和生活后,逐步放松,开始更多考虑自己的人生规划;但另一方面,她又忍不住为自己今后的生活担忧。在这条按部就班的人生快车道上,下一步,她又在考虑买房,并为孩子未来的教育谋划。她说,"其实北京这种特别卷的城市,不适合过体制内这种又穷又稳定的生活,挺没意思的,但我又没有别的选择。"

图源影视剧《江河日上》

她有点羡慕那些在自己河南老家考公考编的朋友们。"不用承担北京高昂的生活成本,他们生活得更轻松一些。他们一个月的工资就能买得起当地一平方米的房子,我在北京可能一年的工资才能买得起一平米的房子啊!"

留在大城市,买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最大的挑战。《百城房价收入比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4 年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为 26.3。

等到丈夫在北京找到工作,并办理了伴侣户口随迁之后,李丽就开始看起了房子。以他们夫妻俩的收入水平和负担能力,李丽发现自己只能买得起位于北京西四环房龄 25 年左右,没有电梯的两居室老破小。"稍微新一点的房子就买不起了,西四环靠近海淀实验小学、首师大附小的位置我也买不起。"

李丽的烦恼,正是还在备考事业单位编制的硕士应届毕业生瑶瑶所向往的"正常生活"。在互联网大厂实习期间,瑶瑶亲眼见证了同组的前辈姐姐前一天还在庆祝自己的"入司 5 周年",第二天就被告知"你被裁员"的惨痛经历。这为她心中种下了一颗"无论你在大厂干得有多好,最终归宿还得是考编"的种子。

在瑶瑶看来,能到点下班、周末双休、有一个两三块钱就能饱餐一顿的单位食堂,真的是一种太幸福的生活。"我实习的时候,每天只有 100 块钱的实习工资,除去每天 50 元都打不住的伙食开销,十几块钱的通勤开销,实际真正赚到兜里的只有 20 多块钱。"

而李丽也明白,在很多应届毕业生连一个保障生活的工作都不好找的当下,自己手握的这份体制内工作,虽说不是满怀期待,却已是拼尽全力换回的一份安稳。

上岸之后,是另一场漂泊

"你去社交网络上搜‘深圳老师’,都是说压力大到想辞职的。" 进入教师编制的第一个学期,方丽娜就被推入"高强度运转"的工作节奏:带三个班、教多套教材,还要负责早读、午托、午读、课后延时,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

而当时学校的新校区刚成立不久,缺乏经验丰富的老师,她们这批 90 后年轻教师成了主力军。"基本功比赛、公开课比赛,各种教研活动、比赛都要参加,所有事情都堆在一起。校长还会把同批进校的老师放在一起比较,让你们互相卷成绩,很容易让人有‘同辈压力’。" 刚工作一两年,方丽娜就有了"辞职回老家"的念头。当压力大到喘不过气来时,她就哭着给同为教师的妈妈打电话,希望能得到一些理解和安慰。

在大城市的体制内上岸,并不意味着真正"落地"。方丽娜已在深圳生活五年,但生活上始终找不到归属感。看到在老家四线城市生活的高中同学近七成已经结婚,几乎一半的人已经生娃,方丽娜却觉得,自己还没有找到人生的落点。"他们都进入了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我好像还在飘着。"她发现自己的社交圈早已固化。"我身边全是女老师,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其他行业的人,感觉还像在自己过大学生活。"

她也对深圳的生活感到越来越厌倦。"周末一天要补觉,另一天下楼逛逛商场。深圳真的很无聊,没有什么文化活动。"

图源影视剧《大江大河》

王蒙是另一位"上岸者"。博士毕业后,她进入北京的一家科研院所工作,拿到了编制,并顺利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落户,保证了孩子的教育资源。但在每天项目、论文与实验的重压中,她每天加班加点,觉得自己陷入了永恒的劳作之中。

类似的落差,也出现在陈怡的生活里。考上北京教师编制后,陈怡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每天生活在教室和宿舍之间。看着身边的本地同事们讲着一口北京话,下班后有家可回,她突然惊觉:原来我还是个"外地人"。

留下来,或许不是唯一的答案

陈怡经常忍不住翻看那个曾和她一起实习、现在在沙特阿拉伯当中文老师、每月收入 2 万美金的女生的朋友圈。这原本也是她的人生选择之一,而现在她只能徒留羡慕。

"在国外做中文老师,更看重的是你与这个国家的融合度,反而教学上没有什么压力。而且你只在一个学校教一个学期,很自由,家长也不会找你一个外国老师的麻烦。"反观自己目前的工作,身处北京这样家长更关注孩子教育的大城市,作为实习老师的陈怡还会收到家长的投诉,有家长表明不想让她担任自己孩子的班主任。

从入职起就想着回老家的方丽娜,终于将一颗悬而未决的心沉了下来,决定为自己的未来再努力一次。

之前,她佩服一位决定放弃深圳教师编制,准备回老家考编的同事。"她考了很多年,每年都在考试期间来回飞,我很佩服她的勇气。"

"我现在不像以前那么忙了。"经历了工作承压、身体累垮、情绪崩溃之后,方丽娜不再对工作赌气,开始冷静下来,仔细谋划。

"我给自己一年的时间,打开社交圈,希望可以找到在深圳共同打拼的对象,并成家、安定下来。如果不行,我就准备明年好好努力一把,争取考上我们老家省城杭州的教师编制。因为我想要在大城市落脚,杭州离父母更近一些,生活成本相对深圳较低,也更容易拥有一个自己的家。"她说这些的时候,语气比起从前多了一种"稳下来"的成分,不再是崩溃边缘的放弃,而是开始为自己能拥有在大城市更安定的生活做打算。

图源影视剧《大江大河》

从"只想上岸"到"上岸之后呢",从"拼尽所有留下来"到"思考要不要离开",对靠编制留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而言,上岸并不等同于终点。编制曾是他们在不确定时代里抓住的稻草,后来却发现那也可能是一张把人困住的网。有人一边被稳定的生活安抚着情绪,一边又在别人的人生里,渴望着自己未曾走完的岔路。有人开始思考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也开始认真地为下一步做打算:是留在打城市继续拼搏,还是转身选择另一种生活。

他们不再执着于某一种"唯一正确的选择",而是更愿意相信: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做出适合当下的决定,就已经很好了。

文中所有采访对象均为化名中国期货配资公司。